大瀚作文网为你提供小学生作文,初中高中作文及素材创建桌面快捷方式|加入收藏|设置首页
春节 元旦 中秋节 教师节 国庆节 儿童节 端午节 劳动节 母亲节 父亲节 清明节 圣诞节 感恩节 重阳节 愚人节 禁毒日 生日 元宵节 妇女节 植树节 冬至 除夕 万圣节 平安夜 暑假作文 寒假作文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节日作文 > 教师节 > 正文

基督徒教育家陶行知

时间:2017-08-21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9月10日 ON SEPTEMBER 10 教师节 教师节快乐! +基督徒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其对中国教育的贡献世人有目共睹。不过,本文要谈的是支撑陶行知一生践行其教育思想的基督教信仰,以及他所提倡的平民教育思想的形


9月10日

ON SEPTEMBER 10

教师节

教师节快乐!



+基督徒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其对中国教育的贡献世人有目共睹。不过,本文要谈的是支撑陶行知一生践行其教育思想的基督教信仰,以及他所提倡的平民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实践。



一、求学经历与信仰


陶行知的求学、工作经历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这一点可以从他的两次改名看出。陶行知原名陶文潜,1911年在南京金陵大学念书时,改名陶知行,原因是出于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倾心。他第二次改名是在1934年,此时陶行知已学贯中西,赴美深造、再经回国后多年教育工作实践,此时,他认为“先行后知”的思想更适合他,于是成就了我们现今国人所熟知的“陶行知”。

在基督徒身份方面,陶行知不重视具体的宗教礼仪如洗礼上的认信,而只注重将耶稣的爱人如己作为一生的志业。储朝晖在《陶行知与基督教》一文中,对陶行知的基督教信仰有这样的介绍:他崇敬(耶稣)完美人格,追求理想的社会而不需要任何组织,不需要任何礼仪,只需要心灵深处的体验和终身不辍的躬行。

金陵大学的包文牧师曾在1912年底在校园举行了一系列福音聚会,会后有五十名学生信主,陶行知即其中之一。他在同年12月21日写下了自己的见证:



“四年多来,耶稣基督与撒但在我内心中争战,要夺取我这一颗心,耶稣得到了胜利,从今以后,我是耶稣基督的跟随者。”



陶行知在还未就读南京金陵大学前,曾去教会学校广济医学堂就读。当时医生被认为是一门极好的职业。但当陶行知发现,学校并不能对基督徒与非基督徒一视同仁时(如广济医学堂有些课程不向非基督徒开放),他就不顾个人的前途与父母的期许,仅三天就主动退学以示抗议。值得留意的是,陶行知退学的理由是,认为学校的教育方式不符合耶稣博爱仁慈的教训。从这样一个事例也可看出陶行知对信仰的真诚以及他今后信仰的特点。



二、平民教育思想与践行

陶行知投入一生精力进行教育实践,以求“共和国基础之稳固”。在金陵求学期间,学校老师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学校重社会实践的福音关怀,使陶行知立志要到国外留学深造。起初他攻读的是政治学,但1915年他参加了青年会主办的在日内瓦湖畔的夏令营,在主讲讲员穆勒和艾迪“以教育改变生命、以生命影响生命”的影响下,陶行知转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正式从事教育学研究学习。

陶行知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期间,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他。回国后,他在中国很好地处境化地运用了这一思想。从香港何荣汉博士的研究专著来看,笔者认为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思想在具体实践中,表现出至少以下三个特点:

1.以基督的爱作为办学教育的心理基础。陶行知甚至引入了十字架的象征意义来呼吁国人、教育工作者应当为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有所担当,“为国家要学效耶稣被钉十字架的牺牲”。

2.与同时期教育界同仁的互动。陶行知与当时著名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极为熟识,他们在各自的教育思路、工作方式上互相启发,并在促成全国性的平民教育运动中形成合力。陶行知还与另外一位基督徒教育家朱经农合编《平民千字课》,此书作为初级教育课本在当时的“平民读书处”活动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3.与教会、基督教教育机构的合作。陶行知在开展极具中国现实处境特色的平民教育时,就试着引入教会的办学力量与基督教机构的支持,而他们又不具体参与教育的实际运作。当时的教会大学金陵大学、沪江大学都很重视陶行知的工作,都在他们的教育学课程上请陶行知去做演讲。而陶行知也凭着他在教会教育机构的兼职,推行其平民教育的思想。







结语

如今我们看到国内城市与农村、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教育条件的差距,念及陶行知所倡导的面向广大农村民众的平民教育思想,“师范毕业生到中国未有教育到达的地方兴办学校”的呼吁,仍使人深思。他以耶稣之爱为教学基础,与教育同仁互相合作、将国民教育与基督教教育结合成互动式的关系,亲自投身于全民教育,这些都能给今日的国民教育带来许多启发。每一个在历史中间留下印记的伟大人物,往往都有一套支撑其生命与行事动力的内在价值体系。陶行知先生在那个动荡艰苦的年代,用他一生的教育志业很好地诠释了他真实热忱、注重践行的基督教信仰。


简历

陶行知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汉族,安徽歙(xī)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继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 《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 《斋夫自由谈》、 《行知书信》、 《行知诗歌集》。


本文刊于《天风》2012年第8期第42--43页神学生之页。 2012年10月1日礼拜一21:18扫描。2012年10月19日礼拜五13:05审核校对。

陶行知教育格言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陶行知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

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陶行知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

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陶行知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陶行知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陶行知

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陶行知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陶行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育是立国的根本。

教员的天职是变化的,自化化人。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做个真正的人,第一就要有思想。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心灵飨宴每日为忙碌的您提供属灵的喂养,欢迎主内肢体关注、转发,让我们一同动动手指,将这“五饼二鱼”通过转发传递给“朋友圈”,相信主耶稣必透过我们的服侍为他们摆设心灵宴席!来吧!我们同工!






赞赏

标签: